内蒙古森林病虫鼠害的危害
2022-04-06 鄂温克旗昊原生态建设有限公司
内蒙古自治区部分盟市陆续发生突发性森林病虫鼠害,局部地区已造成生态性灾难,给当地经济和生态建设造成巨大损失。森防部门虽然紧急采取措施严加防控,但形势不容乐观。
日前从内蒙古森林虫害防治检疫站了解到,截至6月底,全区共发生森林病虫鼠害面积2956万亩,其中常规性病虫害发生面积835万亩,突发性病虫害面积710万亩,突发性森林鼠、兔害面积1411万亩。
天幕毛虫在呼伦贝尔市、兴安盟、通辽市、赤峰市等地暴发成灾,危害杨树、柳树、榆树、山杏、果树面积达280多万亩。杏叶斑蛾造成通辽市扎鲁特旗成灾面积达20万亩,怪柳条叶甲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成灾16万亩,桦尺蠖在赤峰克什克腾旗成灾10万亩,拧条种实害虫在乌兰察布盟成灾13.8万亩,春尺蠖在乌盟后山成灾5万多亩。
3年前经造林核查验收合格的300亩杨树,由于发生了病虫鼠害现已荡然无存。当地农民因病虫鼠害而心有余悸,至今不敢再在原地造林。在乌拉特前旗和阿拉善左旗的梭梭林内,病虫鼠害造成梭梭退化,致使土地大面积沙化、戈壁化。
西部大开发和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的启动实施,极大地加快了内蒙古生态建设步伐,生态状况明显改善。但是,伴随植被建设和恢复速度加快,也由此引发了森林病虫鼠害的普遍发生。特别是在退耕还林和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内,病虫鼠害已成为影响未成林造林地林木成活率的关键因素。
灾情发生后,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党委、政府高度重视,全区各级财政部门多方筹措救灾资金,各级林业部门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防治工作,自治区森防站及时下拨防治药剂、器械,同时紧急组织全区120个森防站、12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,全部投入到生产一线组织抗灾防治工作。
目前,内蒙古自治区已累计完成抗灾防治作业面积300多万亩,局部灾情有所缓解。但由于救灾资金严重不足,灾情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控制,内蒙古森林病虫鼠害的危害形势依然严峻。
今年,内蒙古以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、构筑北疆万里绿色长城为总目标,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,继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,确定今年营造林任务目标1297万亩,种草任务目标1500万亩。